?创业第一桶金怎么来(创业第一桶金怎么赚):
第一桶金采访公司时,他们送我一个纪念品——第一桶金,我至今一直保存着,也经常引发我的感想。
创业者,很多人对第一桶金讳莫如深。
我猜测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:一是很多白手起家的人,其实双手是黑的。
有人称之为“资本的原罪”;二是早期的创业,实在不能与后期的辉煌相提并论,有损自己的“伟大形象”;三是第一桶金的来源与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反差较大。
第一桶金本身并没有罪,但如果第一桶金的来源有道德和法律问题,第一桶金才有罪。
同时,也不能因为有些创业者的第一桶金有问题,就认定成功创业者的第一桶金都有问题。
能否赚到第一桶金,可以视作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志。
创业者基本没什么资本,有了第一桶金,就有了资本,就能够从创业企业转为正常经营企业。
所以,能否掘到第一桶金,也可以看作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志。
否则,创业尚未成功,仍须继续创业。
超额利润第一桶金与企业正常经营的利润不同,否则,也不会创造第一桶金这个词汇。
既然很多创业者赤手空拳,但却能够掘到第一桶金,那么,第一桶金应该是超额利润。
这正是第一桶金区别于正常经营利润之所在。
正常经营的企业,很难有超额利润。
但掘第一桶金恰恰是超额利润,所以,创业其实就是寻找超额利润的经营方式。
合法的超额利润从何而来?对于创业企业来说,通常是从机会中来。
正因为有超额利润,所以才经常有“白手起家”的说法。
“白手”还要能够“起家”,只能把目标转向寻找机会。
知识分子创业的第一桶金知识分子创业,往往有理想、有高度,但如果没有第一桶金积累资本,可能就只能等待风投了。
可以说,风投改变了创业模式,出现了“烧钱”的创业模式,“烧钱”是没有第一桶金的,只有上市才能兑现投资收益。
正因为风投的出现,知识分子创业的比例提高了。
先赚到第一桶金,然后转型,这是很多普通创业者走过的路。
所以,很多企业家其实有两次创业,第一次创业挣第一桶金;有了第一桶金,然后进行第二次创业。
柳传志是中科院出来的科技人员,最初的设想也是做汉卡,尽管有20万元的启动资金,半年内就被人骗走了14万元,柳传志也面临着怎样通过第一桶金积累资本的问题。
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,联想的第一桶金竟然是做贸易。
也就是进口原器件,在国内组装。
当时,像联想那样的“倒爷”不少,有的“倒爷”甚至懒得倒原器件,干脆直接倒批文。
正是因为有了做贸易的第一桶金,他们才能够开工厂。
很多人不解联想为什么走“贸工技”的路,而不是走高科技企业应该走的“技工贸”的路子,因为贸易能够给联想积累第一桶金。
联想的第一次创业应该是做“倒爷”,第二次创业才是做高科技。
“第一桶金”从何而来?想创业的人很多,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创业,是因为缺乏创业资金,这是大错特错。
我认为是没有发现“第一桶金”从何而来?“第一桶金”是超额利润,所以,创业的资金是多少并不重要,“第一桶金”从何而来非常重要。
鑒于多数创业者的创业资金很少,没法干“伟大的事业”,也没法支撑很长时间亏损或不赚钱,所以,第一桶金往往很特别,走出多数人的想象。
通过对创业者的分析,我发现有这样几个来源:第一,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什么是普通人不敢做的事?大致有这样一些:一是犯法的事,或游离于法律边缘的事;二是高风险的事。
我并不鼓励创业者违法,但确实有很多改革是从“违法”开始的。
所以,改革开放之初,有的人做了“违法”的事,受到法律惩罚,也有的人成了“改革家”。
过去“违法”的事,现在成为很正常的事。
改革时期或制度转换时期的创业,很多人确实处于“违法”和“改革”的中间地带。
曾经贵为“中国首富”的牟其中就是这样一个创业者,他总是在不断寻找超额利润,不断挑战体制,所以,经常被人称为“改革者”,也是监狱的常客。
香港知名“红色资本家”霍英东,第一桶金就是来源于向大陆“走私”英美对中国的“禁运物资”(药品等),对港英当局来说,这也是“违法”的事。
创业阶段“闯红灯”很常见,曾经有过“黄灯抢道走,红灯绕道走”。
中国第一轮、第二轮创业浪潮中,走私、造假很常见。
笔者并不赞成这种创业,只是陈述这种事实。
即使联想的“第一桶金”,严格来说也是游走在法律边缘,至少是利用了制度的漏洞。
随着法制的完善、改革空间的缩小,这种类型的创业会越来越少。
对风险很高的事,多数人是回避的,但很多创业者是敢于“博风险”的。
当然,很多人失败了,但也有很多人从而获得了第一桶金。
听创业者讲述创业经历,经常有“命悬一线”的经历,闯过去了,就成功了。
第二,做大众不关注的事利润与大众关注度成反比,如果一个行业对于大众而言处于“黑箱”或“灰箱”状态,那么,利润就比较高。
大多数人都有“趋光性”,即哪些领域受关注,就在哪些领域投资、就业。
创业者中之所以社会边缘人比较多,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“趋光”,反而容易发现创业机会。
作为一个有一定知识背景的管理者,我有一定的社交范围,我发现当我的视野超越我过去的社交范围时,发现更多的机会,不论是做市场还是营销都是如此。
第三,做大众不屑做的事中国人的价值观,使我们觉得在某些领域赚钱是不光彩的。
越是这样的领域,由于竞争不充分,收益反而较高。
普通人就业的价值取向是“体面的职业”和“体面的收入”,而创业的高收益往往在“不体面的职业”。
第四,特殊“资源”的支持hp的创业,如果没有导师特殊“资源”的支持,也就没有第一桶金。
我的一个朋友,创业之前就利用任原职的机会,为创业后获得第一桶金创造了机会。
第五,愿意做不起眼的生意小生意赚大钱,大生意赚小钱。
这是我对创业收益的总结。
第六,做普通人不会做或者做不了的事比如高科技创业,资源整合创业等,这是媒体宣传中讲得比较多的创业,比较光彩,符合“光荣”的价值观,但在现实中的比例却比较小。
其实,这种宣传对创业是一种误导。
我指导过一些学生参加创业大赛,我发现评委们比较钟情的就是这类创业项目,但因为这些创业项目都难是有“前景”而无“钱景”,所以,创业大赛的项目往往只有等等风投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早谈创业网立场,作者:沧澜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aotuan.com.cn/114213.html
尊龙官方平台的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305511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