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读书不走神?;
以前我读书有个毛病,就是读着读着会走神。
然后过了一会儿,突然意识到自己走神了,又要重新回来读这一段,这样反反复复,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。
后来想了想,这是因为我对于书中的某些内容没有兴趣,导致读这部分内容时,无法集中精神来读。
即便硬着头皮去啃,这样的内容也很难被大脑消化。
www.zaotuan.com.cn
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,都是选定一本书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读,这样不仅效率低,而且效果很差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选择更好的读书方法,不仅能够让读书的效率更快,效果更好,而且还能让自己读书更轻松。
1高效读书法
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,无论是何种书,其实只需要读1个部分。
那就是我们感兴趣的部分。
既然我们要读一本书,那么这本书里一定有些东西是我们感兴趣的,要么有用,要么有趣,总之就是我们对这部分感兴趣。
那当我们拿到这本书的时候,可以先翻一翻,然后优先去读那些我们最感兴趣的内容。
这样就可以保证效率问题。
同样是读书一小时,比起来从头往后一页一页读,这样读书能读更多的内容。
那么一本书我们买来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,剩下的部分不是浪费了吗?
并没有。
2读书的兴趣
我们对一本书的某些部分不感兴趣,一般分为两种情况:
1、这部分确实对我们没用。
一本书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去写。
作者写书的时候是要尽可能详尽地写清楚和这个主题相关的一切。
而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,往往只需要了解这个主题的一方面或者几方面,并不需要详尽了解书里的所有内容。
比如,我曾经为了研究写作买了几本写作的书,我发现这些书里不仅有写作方法,还有大量写作的历史以及写作的意义等内容。
有的作者,不仅写了如何写议论文,还写了如何写小说,如何写职场邮件等等。
甚至有的书里还写了人类使用文字的历史。
那么这里面大多数内容其实我都是没有兴趣的。
最后我只需要把每本书里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完即可。
2、这部分内容我们读不懂,所以觉得没用。
当我们某个领域的知识量很少的时候,往往不能分辨一些知识是否有用。
这种情况下,我们就需要通过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来重新理解这些内容。
如何增加知识量呢?很简单,把这本书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读完。
当我们把一本书里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完之后,往往就会发现,以前这本书里我们不感兴趣的部分,重新变得有趣了。
比如,我曾经因为不擅长和人聊天,而选了一本沟通类的书来读,本来只是想学学如何跟朋友更高效地去沟通。
结果我读着读着就发现,这本书里还有大量商业谈判技巧,于是又把商业谈判技巧读完了。
然后又发现,这本书里还有些沟通方法能够用来改善和家人之间的关系。
最后,我甚至因为读了这些沟通技巧,对于心理学发生了兴趣,又把这本书里关于沟通的心理学原理部分全部读了。
最后我几乎读完了这本书里的所有内容。
不过也确实有些时候,某些书里一些很有用的知识,因为我们不懂而错过了。
这种情况,我只能说我们跟这些知识暂时没有缘分,即便我们强行去啃这些知识,依然是啃不动的。
也许未来某一天,我们因为学到了其他知识,突然变得对这些知识有兴趣了,就可以再回过头来接着读。
3如何让读过的知识更稳固
不知道你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?
我们读了某本书,当时觉得学到很多东西,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就把书里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。
甚至时间长了我们就感觉自己好像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。
这是因为我们学到的知识,没有及时得到应用,时间长了就被我们忘记了。
所以,我们读完书,需要及时应用,这样才能让学到的知识更稳固。
如何应用呢?
我们读一本书一般会有以下两种目的:
1、读书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,或是查某个资料。
这种情况下,我们读了这本书,就应该及时使用书里的知识去解决问题。
并且,在读书的过程中,就应该直接一边读一边使用。
这就是所谓的「学以致用」。
2、读书是单纯为了增加知识,或者增长见识。
这种情况下,我们读书的时候,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。
怎么思考呢?
以前文章中讲过:思考 = 输入 提问 回答。
读书,就是输入的过程。
与此同时,我们还要给自己提问题,并回答问题,这样才算思考。
我一般会给自己提这个问题:
我现在学到的这个知识,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,举出来3-5个案例。
这就类似于,上学的时候,教科书上教了某个知识之后,都会在这个知识后面跟一些案例,让我们在具体情况下去应用这个知识。
这就相当于模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。
比如,昨天我读书,读到一个知识:现代社会中,「断章取义」的现象普遍存在。
那么我就要思考,哪些现象是断章取义呢?
我找到了下面3个:
天才是1%的灵感加上99%的努力,后面还有一句,但是这1%的灵感比那99%的汗水还要重要。
这句话爱迪生是为了强调灵感的重要性。
「刑不上士大夫」,很多人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,士大夫有特权,犯了罪可以不用受罚。
其实,这句话的原意是为了提醒士大夫 :如果犯了罪就要赶紧自杀,不要等着受到刑罚的侮辱。
1万小时定律,其实是对「刻意练习」理论的断章取义。但是他更容易理解,所以深入人心。
任何一个知识,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思考,从而学得更牢固。
并且,一旦养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,读书学知识,将会变成一种乐趣无穷的享受。
最后的话
笛卡尔说:「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」。
面对一本书,我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个厉害的人付出的大量心血,甚至有时候是他们毕生的心血。
这种情况下,我们很容易在读书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。
我们潜意识就会觉得,自己必须丝毫不差地把这本书每一个字啃完,否则就是对作者不敬。
如此一来,反而导致我们读书效率不好,甚至有人会因此放弃读一本书。
这是令人痛心疾首的。
要知道,无论一个人多么厉害,甚至多么伟大;也无论他的思想多么深邃,知识多么渊博。
当他站在我们面前,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吸收的,也只是对当下的自己有用的那一小部分知识而已。
所以,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放宽心,随意一些,随手拿起来翻翻,先从自己感兴趣的读起来。
不用担心这对作者不敬。事实上,但凡我们能学到一丝知识,然后付诸应用,都是对先辈最大的敬意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早谈创业网立场,作者:蝴蝶雪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aotuan.com.cn/93915.html
尊龙官方平台的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305511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